西安寿阳山墓园
农村丧葬文化:“入殓”到底有什么讲究?大殓和小殓有什么区别? |
发布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23-07-19 阅读:1241次 |
“悼亡诗”在我国诗歌文化中,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一席之地。悼亡的对象主要有亲人、配偶、子女、朋友等等,作为我国丧葬文化和习俗的重要一环,悼亡诗的魅力就在于体现出了人文关怀。 生、老、病、死是每个人的必然经历,为了让死者更有尊严,所以才衍生出了“凶礼”和“丧礼”。 “陌上莺啼细草薰,鱼鳞风皱水成纹。江南红豆相思苦,岁岁花开一忆君。”每一首悼亡诗都像一曲挽歌,也是生者对死者的怀念之情。 现如今农村白事文化依然如火如荼,那么大家知道什么是“入殓”吗?大殓和小殓有什么区别?这种丧葬习俗有什么讲究呢? 一、什么是“入殓” “入殓”是丧葬习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,按照农村的丧葬习俗来看,一般情况下人死之后都要先停尸,时间一般最少三天最多七天。 停尸期间亲朋好友之可以见死者最后一面,同时,也可以有效预防死者“假死”现象。停尸之后才是入殓,“殓”本义是指剔去肉的残骨,不过从字形上来看像一具尸骸,表示跟死者有关。 其实,大家只要认真注意一下就会发现,但凡和“歹”字旁有关系的汉字,例如,残,殡,殃,殉等,其实都和死亡有关系。 古代有一句俗语:“虎死一只羊,人死一只虎”,从这句俗语来看,“殓”字其实,就是装进棺材永不开封的意思。 “殓”字的右半部分是一个“佥”字,根据古代汉语的含义来看,指的是给死者全身穿戴妥当。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,古人造字的时候有很多讲究,从“殓”字的造字含义来看,指的是给死去的人穿好衣服,然后装入事先准备好的棺材中。 这个习俗在农村白事文化中,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。虽然现在已经不提倡土葬了,但殡仪馆中却依然有入殓师。 其实,古人非常注重死者入殓,这个十分重要的礼节,唐代文人韩愈在“十二郎祭文”中曾写道:“殓不凭其棺,窆临其穴。”表达了他没有亲手为死去的侄儿扶棺,在侄儿下葬时也没有在墓旁的遗憾。可见祭文中的“殓”字,有入殓尸体入棺的含义。 二、大殓和小殓 入殓作为人死之后的一个重要丧葬礼节,分为“大殓”和“小殓”两个部分。"大殓"指的是将死者的尸体装入棺材,民间俗称为"归大屋";而“小殓”则是指为死者穿好寿衣,等待举行"大殓"仪式。 当死者入殓妥当之后还要依据死者生前的喜好,在他的棺材中放入生前喜爱之物作为陪葬。例如,文玩字画、书籍、金银珠宝等,这其实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。 但在为死者选择陪葬品的时候也有禁忌,最忌讳的就是在棺木中放入丝毛织物或毛皮制品,毛毯、毛毡、绸缎、锦绣等等,因为古人认为这些陪葬品对逝者不利。 古人在操作入殓仪式的时候,还会有一个十分特殊的习俗,那就是向死者的棺内撒五谷杂粮,这种做法其实很有了解,就是希望死者在阴间能吃饱肚子,不至于在死后依然忍饥挨饿。 当然,这也是生者对死者的一种祝福,或者说是中国传统丧葬礼俗。相比较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,由于中国自古以来就讲究”人死为大“,为此创制了很多礼仪或文化规范,中国人更看重丧葬文化礼节。 说一千道一万,无论多么花哨的丧葬礼仪,其实,最终想要表达的内涵都是对死者的无限崇敬,以及发自内心的怀念。 我国作为礼仪之邦,从西周时期就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礼仪体系,而丧葬礼仪只是这个礼仪体系中的一个环节热议。 入殓作为农村白事文化的突出体现,也体现出了中国人的人文主义关怀,用看似复杂的丧葬礼仪去祭奠逝者,表达对逝者的深深不舍之情。 |
打印本页 || 关闭窗口 |